上一页

3月17日-24日发言

『10年03月17日』

2010-03-17

房地产是否有泡沫,以及哪些城市的房地产有泡沫这确实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情,而且,即使有泡沫,什么时候破?现在买入过两年会不会以更高的价格脱手,这个谁也不知道,现在每平方3万块贵不贵?你说贵?那很可能5年后到6万块。你买不买,如果你不买,五年后真的到了6万,你就是个傻瓜。呵呵,这样的讨论其实根本就讨论不清楚。我用股票举例,我不太了解神州泰岳,所以,我觉得他50块都贵。但有的人认为他100块是低估,而且事实证明他现在到了150多,你如果现在和他讨论神州泰岳150是不是贵?他还会告诉你,这个股票会到250块,你还别不信,这是很可能的,你买不买?如果你胆小,那么在未来的时间里他真到了250块,他就有资格笑话你是蠢货。哈哈,书归正传,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投资房地产?我认为租售比一定要考虑,如果像目前普遍的出租回报率是3%,那就太低了,这意味着要33年才回本。如果我们的房子从买入后价格能一直向上,回报率低就不是问题,因为我们可以随时以高于买入价格变现。但是,根据我的经验。我们买入的房子价格并不会始终向上,甚至在经过20年或者30年的使用后,我们的房价开始进入折旧价,完全与当时的新房价格走势脱节,很可能新房的价格再创新高,而我们手头的房子却在下降,甚至下降的速度超过你的租金收入。如果这种情况出现,那么租售比就决定了你的这项投资是否划算。这才是我讨论是否该以目前价格买入房子的出发点。是不是有泡沫,泡沫多大,什么时候破,这个没办法讨论。

2010-03-23

呵呵,关于汇率的问题,就我目前的认知程度,我不敢带有倾向性意见。我的目的也不是希望和大家讨论出个结论性的东西。既然目前这是个热点,我们能摆一摆利弊,思考下这个问题,不管你是从国家宏观长远利益,还是从个人的短期利益,至少这个热点问题我们也动了下脑子。大家说的都不错,我还是没有办法给出倾向性意见,我只想就朋友们的讨论提出两点值得商榷的地方1,不要把人民币升值和贬值与穷人富人扯上关系,这等于把问题变为敌人拥护还是敌人反对的问题,呵呵。什么是富人?通常来说一个富人的资产如果上亿的话,一般来说大部分是以厂房设备、房地产等固定资产形式存在的,现金的比例并不大,而且往往伴随着大量的银行贷款。而且,就我的了解,越富有的人,现金在总资产的比例可能越小,固定资产和负债也越大。如果人民币升值,对他的大量负债和固定资产将会如何影响?说不定他就是个外贸出口企业。呵呵,所以,单纯看人民币升值,他拿点现金可以去国外买名牌并不全面,至于“因为这个升值,全体人民的外汇储备被少数人多拿走了1千亿美元,这像不像是一次对全体人民的掠夺。”并不是那么简单。2,“出口0元 A,进口1万元 B,储备为0美元,共发行1万人民币。人民币发出来了,失业起来了,经济活力没有了。而所谓拿着人民币要去消费的人发觉,人民币根本换不到美元。”这个观点陷于一种误区——人民币升值后就永远不动了。呵呵,我们现在的外汇储备全世界第一,而且还有贬值的趋势,如果能够适当的升值,让需要进口原料的企业比如:原油,铁矿石的企业,在换汇的时候以更低的价格更换到美元,其实也是对输入型通胀的一种抑制。当然,并不是说要永远升值,直到外汇储备枯竭,出口企业全部倒闭。我们可以在某个时间再根据情况贬值嘛。至少,在目前阶段,适当的升值,减少一些外汇储备并不是坏事。

如果一个穷人的资产除了不能变现的农村房子的话,可能有两万块存款,还有每个月1000块的收入。如果人民币贬值,猪肉可能从7块变为12块,大米从2块变为三块,两万块的存款也越来越不值钱。你不能简单的说贬值就对穷人有好处。一个富人有一个亿,他可能有一千万现金,九千万的固定资产。如果人民币贬值,物价上升了,对他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,但他的资产大部分是固定资产可以保值,所以人民币贬值对他的固定资产没有影响,对他的总资产影响并不大。而且,贬值可能对他的工厂和企业还有好处,所以,你不能简单的说,贬值对富人就有坏处。反之,人民币升值也是如此。

当我们不清楚其中的深层原因的时候,最好不要根据一个角度或者表面现象就急于带有倾向性意见。以往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,拼死争取到的利益,其实是有利于对方的。

2010-03-24

呵呵,人家都说“只要这人经常回忆过去,就是老了”20年前的很多事情,记忆已经比较模糊,因为有些事情和现在相差太远,自己都怀疑自己的记忆是不是真的。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,当时很多ZF机关的人下海,国企的职工辞职,他们几乎是一个理由“在这种单位工作一点劲也没有,从进单位的第一天就知道自己退休是个什么样子,尽管很稳定,旱涝保收,可人生要活的精彩呀,要出去闯荡一下,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能力”我身边就有这样的熟人。90年来深圳时,广东人甚至有这样的说法“打ZF工的人,都是没什么出息的人”现在回头看这些理由,我自己都觉得是不是记忆不准确了?当时还有的现象记忆深刻,一到晚上,每个学校的教室都坐满了上课的人,有电大的,也有夜大的。下了班,随便吃点饭,就骑上单车去上课,也是当时的一景。不知现在还有没有电大和夜大。为什么20年前人们认为企事业单位的缺点恰恰成为现在人人追求的?是现在的人都贪图安逸喜欢混日子?还是什么原因呢?

呵呵,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人们突然发现,不用自己创业也可以当老板。局里的人们习惯称局长为“老板”,处长或者科长分管的片区里各企业老板也习惯叫他们“老板”。即使是一般的科员,手底下也有几个合同制的员工。一个交警手下也有几个协管员,一般的事情可以交给他们干,也能找到点老板的感觉。医院的院长,学校的校长现在也挺像老板,每年手里流出的资金和工程也不少,下了班也是没完没了的应酬,也挺像老板。这些人只要在自己的顶头上司面前装孙子,就可以有“尊严”的生活了。而真正自己创业的老板,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老板,虽然每年有个百八十万的利润,其实没什么尊严,客户是上帝要货款的时候装孙子,各主管部门谁都可以刁难你一下,即使是在一个最小的合同制公、务、员面前也要装孙子,资金周转有点问题在银行面前也是孙子。呵呵,总之,虽然每年赚个百八十万的和一般人比不少,但是遇到世道不景气,货卖不出去,又要发工资,货款要不回,确实晚上睡不着,一天到晚灰头土脸,也谈不上什么尊严的生活。一对比,嘿嘿,好坏自然分得出来。

可能还有一个原因也对年轻人很有吸引力,前几年的公、务、员,一般都有一套位置、周边设施不错的福利房或者微利房。他们收入稳定,又不创业,也不干别的,一般来说多余的钱都会再供一套房子。目前在深圳,一个小学教常识课的老师,一个月收入有一万来块钱,一年再有几个月的假期,因为有保障,他们相对活的简单,也不太关心投资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,嘿嘿,这是一部分相对生活的比较安逸的人,这其实是一个社会绝大部分人需要的生活状态,呵呵。
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