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

两年也不交易一次

『23年09月01日』

2023-9-1 两年也不交易一次

我就两个股,老窖和神华。都是 A 股比较平庸的股票。高频交易借助 AI 一天两万次,我就用华为手机,两年也不交易一次。我的收益也不比美股低。当然看收益增速,我也是只过了高增长期的股票。

2023-9-1

滑头只是投资进化过程中的初级阶段

如果你发现一个人的核心观点经常变,通常来说就是因为:目光太短。(不限于投资,适用于任何方面)。股市的波动是一个表象,股市的核心有一个本质。能抓住股市的本质,能基于股市本质的观点其内核是不变的。如果观点只是基于股市的表象,那就会经常变。像一个股市的滑头。新手刚进股市,还懵擦擦,看着滑头还挺羡慕,还挺推崇滑头的。但滑头只是投资进化过程中的初级阶段。

估计八月份大家可能感觉不太好。国信证券推出了超级账单。我的账户市值八月份只升了 1.3%,却跑赢 92%的国信用户。

2023-9-2

“买贵”与“买错”

价值投资讲的是长期回报率,不是公司质地好坏。茅台 200 块和 2500 块时,它都是好公司。但分别以这两个价格入股茅台的短期投资回报率,却差的很远。格雷厄姆早期的投资方法是捡烟蒂,其实就是买那些没人看的上的“差”公司。当这个“差”公司值 0.8 元,而当下以五毛钱在交易时,这笔投资就是有价值的,回报率有 60%。通常来说,一个受到普遍认可的“好”公司,股价都是很高的,导致短期回报率很低。人们之所以愿意追捧,其逻辑是:一个可持续高增长的公司,其业绩不断增长,当下贵,过几年就不贵了。也就是说,即使是可持续增长的好公司,买的太贵,短期几年内也会经历反复被套、坐电梯,甚至在高位站岗经历,这都是必然的,也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,你的持股体验会逐步好转,投资回报率会逐步提高,这就是所谓的“买贵”。

但大多数公司,当初怎么看都可持续高速发展,但随着技术迭代、市场后续进入者的不断瓜分,它们其实是无法保持持续高增长的,甚至开始衰落,那就是“买错”。价投这套东西,与你在哪个市场?什么时间点?都没什么太大关系。看看美股的历史,可能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面对当下的股市。

2023-9-3

遇到失败和挫折,首先找自己的原因。

我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总结的一般逻辑顺序是这样的:

1,首先要面对现实。

2,根据当下的现实情况,发掘自身优势,扬长避短。摆正自己在这个现实里的位置。

3,遇到失败和挫折,首先找自己的原因,才能不断改进,不断进步。

我发帖一般也是这个逻辑。前几天我发了个帖,有人回复●:你总找自己的原因,就是跪久了。呵呵,这些人可能是把顺序倒过来了,他们遇到失败和挫折时,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改变现实。

2023-9-4 不要藐视蔑视别人

呵呵,有件事挺困惑我,也挺微妙。说出来让大家了解一下。

1,当我与某个回帖发生争论时,总会有与我意见相同的人也参与进来。这时就会给对方一个群起而攻之的感觉。说心里话有些时候,让我也有同感,局面有点以大欺小,以少欺多的感觉,这种感觉并不好。

2,再比如,今天有人告诉我取关了我,我是本能的回了一句。我的意思是以后其他人取关我不用打招呼,你关注我时也没和我打招呼经我同意。但后面很多人也参与进来,我立刻就有种群起而攻之的感觉,这点事让他招来如此多的批评就有点过了。我就赶紧删帖了。

这事也让我挺苦恼,在公开场合讨论,本来就难免众人参与,也没法控制。我首先以后自己注意。同时希望大家在态度上尽量保持与对话方平等,不要藐视蔑视别人,在用词上不要人身攻击。

2023-9-4

学巴菲特要学全套

呵呵,我估计有的人觉得我在雪球发言是有收入的?和微博抖音一样,关注的人越多收入就越多?这是我上个月在雪球的收入账单,还是两个球友打赏的。我看了一下,好像没达到扣税标准,所以没扣税。有人关心我的钱怎么用?我以前写过一个贴:学巴菲特要学全套,他的投资方法与他的思考方式,看问题角度,对金钱的态度等是一个套餐,不是自助餐。什么是套餐?他是一套不可分割,喜不喜欢都在一起,少了一样就不成一套。什么是自助餐,可以挑自己喜欢的拿,不喜欢的不要。

我不会花钱,我老婆也不会花钱,我女儿也不会花钱,她又不想结婚也不想要孩子。都说由简入奢易,嘿嘿,会花钱也是门学问。

我的钱的归宿最终估计和巴菲特一样。又上公交车了。

2023-9-9

泸州老窖半年报。

其实也没什么好评论的,随便聊聊不要有什么期待。

1,半年报多了 90 多亿存款,这个一季报就知道了。当时老窖有个回复●。我又电话董秘办聊了一下,我的原话:是不是可以理解为,贷款利息低于你们的存款利息?董秘办人回答,你可以这样理解。半年报就有了数据,今年利息收入比去年同期多了五百多万。后面有图。

2,关于老窖中高端销量少了 3%,利润增加的问题,只有一个解释:150 元以上算中高端,这里面的低端减少了,高端增加了。老窖的高、中、低,似乎也在跟随着大势,走着各自的周期。

3,关于前五大占比太大的问题。我认为管理层的着眼点是:根据老窖不同的发展时期采用的他们认为最有利的模式。

老窖之前虽然就属于全国品牌,但这只限中低端。这些年老窖其实是个全国布局的阶段,国窖 1573 品牌比五粮液弱,大部分地区是新进入。有句话叫强龙不压地头蛇。在初始布局进入阶段,利用各地优势大商,是一个比较好的策略。一旦国窖 1573 品牌够硬,销量在全国站稳,前五大占比会逐步减少。此事可参考五粮液从小到大的前几大经销商的演变过程。这其实是不同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措施,就和国家间一样,并不存在一个模式。但是,前五大过于集中,客观上也的确给压货调节利润带来一定的便利。

但这事我们还要看老窖管理层的提拔模式是如何的,是走马灯上面委派?还是公司内部老中青不同梯队长期考察的提拔的模式?上面委派的短期干部容易有做大自己任内业绩的冲动。老窖就不存在,刘淼快退了,林峰还有十年呢?这次有一个股权激励最后一年的问题,我只能把它当成做大本年业绩的动机,但实际如何,就并不知道。

2023-9-11

A 股才 30 岁,美股二百多岁

我们 A 股才 30 岁,美股二百多岁,它是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,它股市的上市公司、股市管理经验、股市参与者、各方面都比我们成熟,我这种已经算最老的股民了,监管层、股民其实也都是新手,都在摸索。这个只能是靠时间慢慢成熟。在这个漫长的过程里,我们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投资能力,另一方面也等待管理层建立健全制度。拿美股的某一段和我们的某一段比,得出的结论就并不客观。看一下我们 A 股成立以来的年线,其实也是个牛市。

2023-9-14 人生境界有三重

人生境界有三重:第一层,看山是山。第二层,看山不是山。第三层,看山还是山。

在网络和现实里,处于第二层的人,他们可能刚刚醍醐灌顶进入第二层,就很容易觉得看山是山的人都非常幼稚。其实他们自己还没有成熟到:在看山是山的人里,其实还有第三

层的人。

2023-9-14

网友:刚好翻到猪哥的一篇相关的老文,转一下:

毕加索的公牛图,投资很简单?

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:参禅之初,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;禅有悟时,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;禅中彻悟,看山仍然山,看水仍然是水。人生第三重界: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。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,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。

在投资上也是如此,巴菲特曾经说:价值投资的思想看起来如此简单与平常。它好比一个智力平平的人走进大学课堂,并轻易地拿到了一个博士学位;它也有点像一个在神学院苦读了八年后,突然有人告诉你:你需要了解的其实只是”十诫“那点东西”。巴菲特说投资其实很简单,是第三重界的简单。他嘴里的简单,与我们大多数人所处的第一重界的简单之间,隔着一个第二重界。神学院里苦读八年的学生眼里的十诫与八年前的十诫是不同的,隔着八年苦读的认知。

下面这是毕加索的公牛图,是经过前十稿不断删减后的第十一稿成品。是不是很简单?连初学者也会画。但初学者与毕加索的差距是中间隔着的 10 个草稿。而下面这张牛是第一稿。初学者能画出来吗?

2023-10-7

我的投资逻辑

我的投资逻辑阐述起来就比较简单:

1,买股票就是买了公司的一部分,本着做个长期股东的角度看公司。并以我认为能带来长期合理回报的股东权益/价格比,买入这间公司其中的一部分。

2,于是,我这个股东的长期投资回报率就≈经过折算后的该公司的长期股东权益平均回报率。

3,该公司未来的长期股东回报率是以之前长期历史数据为基础,再评估未来与历史比较会更好?持平?更差?

4,护城河、竞争力,生意类型(比如与嘴巴有关),生意模式(简单避免技术迭代),负债率低(怕爆雷),行业前景好,行业地位前列,等等因素,考虑这么多的目的,其实都是为了未来的确定性。有了确定性,第 3 条的比较才有意义。

5,有了上述四条的约束,能用这个投资逻辑算清楚的上市公司就并不多了。在这不多的公司里,去掉行业前景暗淡的,过剩产能的,周期顶部的,所剩好公司就更少。而在这不多的好公司里,价格又要便宜,才能有满意的回报率。

嘿嘿,我平时能做的就只能是:等机会。

我的能力圈其实就这么一点,一旦超出我就:看不懂了。

比如这是苹果近五年的利润和负债率:负债率 80%多。再看麦当劳的:负债率 112%。再看星巴克:负债率高达 130%多。如果上述公司有其特点,那再看波音飞机。显然,我之前的投资逻辑完全不不适用这种公司了。如果投资这种公司,应该看什么?

2023-10-7

我为什么喜欢用股东长期回报率这个概念

我为什么投资喜欢用股东长期回报率这个概念,而不喜欢用自由现金流的折现这个概念?

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容易给我们一个误解:一个公司的价值是一个定量。所以就有了:价值投资就是用 5 毛钱的价格买一块钱价值的股票。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。如果用这个逻辑思考问题,20 块的老窖低估,40 块就该准备跑了,60 块就高估,就该抛出。巴菲特的很多持股都是几十倍的增长,如果当初是用五毛买一块的价值,显然说不通。用回报率这个概念,上述的困惑就不存在了。

回报率是个伴随公司存续期而存在的指标。我要时不时的看看当下的投资回报率,只要回报率还满意,我就持有。这才有了价值投资长期持股的说法,不是为了长期持股而持股,也就有了随后价投复利的存在。相比于复利,五毛买一块就是小巫见大巫。

2023-10-7 观点和事实分开看

还是闲聊吧。

我觉得我们还是要把观点和事实分开看。

有些事,事实可以改变观点。有些事,事实也无法改变观点。

比如,在投资时我认为某个公司好,你如果研究的比我透,摆出它不好的事实,令我心服口服,那我就会改变我的观点。

再比如,我爱我老婆,这是我的观点。但某人的媳妇比我老婆漂亮,有文化,会教育孩子,这个是事实,我也承认。但这个事实不会改变我爱我老婆的观点,我看重的是她的性格适合我,让我舒服。如果我们把观点和事实混为一谈,我爱我老婆,那她就什么都好,不好的也说成好,这样反而让我的观点显得很虚、很盲目、削弱了我观点的可信度。

2023-10-11

国际法约束下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

国际法约束下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,与法制社会法律约束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完全不同的。因为两者的约束力天差地别。经常让我们迷惑或所谓的双标,就是在这两件事上搞不清楚或有意模糊之间的区别,导致正义在不停腾挪。法官在判案时,要排除舆论和民意,严格按法律条款和事实真像来独立办案。两人发生了伤害,抛开事情起因谁有理没理不谈,伤害发生时,被害者有正当防卫的权利,但也有防卫是否过当,以及防卫时伤害是否还在进行等等。

某人杀了邻居两个人,如果邻居再反杀某人家里三口人,法律社会是绝对不允许的。看美剧,警察没有搜查令,潜入嫌犯家找到的证据不算证据。上司大骂他:你不遵守程序正义,导致重要的犯罪证据失效,无法给犯罪嫌疑人定罪。

国家间不是这样。晃动一小瓶白色粉末就可以侵略一个主权国家。没有一个能约束各国的法律系统,更没有法官来主持正义。国际间主要就靠舆论和民意,而民意往往受舆论引导。

谁掌握了舆论,谁就站在了正义一边。细看俄乌和巴以,你就会发现正义在不停的腾挪。

其实这事不奇怪,没有程序正义哪里有什么真正的正义?

在这种情况下,“正义”就是虚的,有利于本国利益才是“实”的。在没有严格程序正义的前提下,凭个人对“正义”的理解,用上帝视角坚持所谓一以贯之的标准,其实是很可笑的。

2023-10-11

最终还是要看企业成长性和分红再投回报率

网友:那一篇还真没问题,有个前提是,茅台过往十年平均年增长率 25%,假设仍然保持这个速度增长,十年后能达到增长率附近,乐趣老师有一次在微博上也发了一个图片,是 pb 等于 0.5-2 区间买入公司,如果公司 roe 不变化,则 30 年后年化利率全部趋近于 roe,误差不超过两个点还是一个点。朱哥当初写这一篇文章的时候,特意强调如何判断茅台之后的年增长率,提价产量和系列酒发展。这就是为什么老窖三倍五倍市净率我敢买,因为它增速快,几年净资产就追上买入价了。但神华 1.5 倍市净率我就不敢买了。

▲散户乙:不懂企业看财报是不行的,关于苹果的负债高问题,苹果并不是因为缺钱才借钱,(苹果 2012 财年底账面上还有 1213 亿现金(含有价证券))。

苹果 2013 财年开始借钱主要有以下原因:

1)、库克上任后投资者要求分红和回购,需要用钱;

2)、苹果大部分现金都在海外,汇回美国成本高。2017 年之前美国企业所得税 35%,美国政府对美国企业在全球的利润征税,允许以所在国的企业所得税抵扣,比如苹果如果在中国赚了 100 元,苹果在中国按 25%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交完税后还有 75 元,苹果如果把这75 元汇回美国,需要补缴 10%的所得税,也就是 100*10%=10 元,苹果账上剩下的钱就只
有 65 元。如果苹果不汇回美国而在中国直接用于长期投资,是暂时不用交这笔税的。可以理解成苹果将 75 元汇回美国的成本为 10 元;

3)、贷款利率低。苹果如果不动用在海外的资金在美国国内借款,假设借款 100 元( 假设利率 3%),那么苹果实际能动用的钱有 175 元(美国的 100 元和中国 75 元),成本只要3 元,另外苹果如果将中国 75 美元投资国债(假设 3%的收益率),那么苹果实际的资金成本只有 1003%-753%=0.75 元,远低于汇回美国的成本 10 元。

这只是解释了美股高负债的合理性,也就是说,它的高负债并不是用来扩大生产维持生产,而是为了避税。

但对我来说,投资该股我要计算长期投资回报率。决定是否投资的因素是:长期投资回报率是否满意。而不是:他们的自由现金流充沛可以覆盖债务。

网友:谢谢。我认同你的理解。其实最终还是要看企业成长性和分红再投回报率。也就相当于估值不变净利润增长率加分红率。所以我一直没理解散户乙有一篇文章假如 1800 买茅台,假定未来是 25%净资产收益率,一年回报率目前 3%,十年后回报率就达到 20%以上。抛开成长和分红怎么能达到呢。

▲散户乙:呵呵,我写东西比较随性,都是聊天随口一说,也不打草稿,也不审核。经常有漏洞,而且我之前怎么写的自己都忘记了。刚看了你的回帖,可能我之前写的不严谨。对于我们能看懂的公司,如果以净资产价格买入,长期投资的回报率≈企业净资产收益率。如果我们以高于净资产的价格买入,买入价何时能等于净资产,就与企业的增速有关。

下一页